入会资料:团体会员登记表  |  个人会员登记表  |  理事、监事登记表
首页 | 总会概况 | 新闻动态 | 孙氏研究 | 寻根问祖 | 孙氏名人 | 联谊机构 | 商务互动 | 宗亲园地 | 公园内外
当前位置:首页 > 宗亲园地 > 宗亲作品 > 查看详情
宗亲园地
  宗亲作品
  联谊掠影
  宗亲交流
热点推荐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家法族规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10-24 17:40:43

家法(训)族规是家谱的重要内容,是约束和规范族人 的家族制度,它是建立在传统伦理道德和宗法制度上,并带有法律性质的宗族管理规定。是用于一个家族对族众和子孙后代立身、处世、尊宗、敬祖、传承忠孝、服务社会的行为准则,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族众爱国守法,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奋发向上的好教材,所以修定好、学习好、宣传好家法族规,对于提高族人的道德水准,仁爱观念有着重要的社会教化功能。这对于依法治国,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长期以来各个家族都十分重视族规、家训的修订。历朝历代的执政者都很关照各个家族的家法族规。因为家法族规中教育族众,修身、齐家、治国、安邦这些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家法族规的历史作用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①补充国法不足;②对族众及后昆的社会教化功能。

一是补充国法之不足,他是官府治理地方的辅助工具。从唐代至清朝,州县官衙管理方圆数百里地域人口,他们的职责有二:(1)催收皇粮田税,处理日常公务;(2)审理辖区内的大小民事、刑事案件。单靠州县长官和几个吏目典史及数名佐翼官员是完不成的,这些州县官员就仰仗着地方氏族的宗族并利用他们的家法族规来帮助官府,确保政令施佐和社会安宁。因为在族规家训中就有安顺守法、纳皇粮的义务,所以民间就有交上皇粮不怕官的说法。武陵熊氏说过:“家乘原同国法,家法章足国宪,况国法远,家法近,家法森严自有以助国法所不及”。众多的家法族规中都有明文规定:家内族内所发生的争端应先在家内和族内处理,即所谓家丑不可外扬,而地方官府也公开认同这一程序。倘有不法之徒不守公德,不遵守约束,轻则由该家族长治以家法,重则送州县衙惩办决不姑宪。家族长以祖功宗德之势教其子孙,其势其近其情较切,以祠堂之威刑,以官衙之劝戒更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之实效。所以家法族规确实发挥了息事宁人补充国法功效的作用。

二、宪法、族规的社会教化功能。在制定家法族规时,以奖勉特别是强制的方式来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的思想品德:勤劳、俭朴、诚信、善良、尊师、孝悌、廉明、公正、乐于助人等。千百年来这些优良的品德在中国人中传承着,中华民族已成为世界民族之林中,以勤劳、勇敢、博爱著称的民族。这种优秀的民族性是千百年来众多力量共同铸成的,而家法和族规无疑是这种合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个家族的社会经历不同,文化素养不同,他们所修订的家法族规的内涵也不相同。就各地收集的不同家族,不同时代特别是唐宋以后的家训族规有个共性,都以中华传统文化中道德精华,仁义礼智信为根基,以孝道为准绳,因此家法族规对本族后昆的社会教化功能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如中国的导弹之父钱学森的家族就是一个有力的例证,“据考证,钱学森家族是五代时期的吴越国王钱缪的后裔。钱缪自幼熟读《春秋》,兼习武经,文韬武略,才智过人,一生著述颇丰。他临终前曾为其子孙留有十条遗嘱和一本《家训》,嘱其子孙世代相传,铭记遵循。钱氏家训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四个部分,现将前两部分摘录如下:(1)个人部分: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持躬不可不严谨,临事不可不谦介,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尽前行着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骤时立得住,才是脚跟。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怨。读经传则根深,看史鉴则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极厚。(2)家庭部分:欲造优良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内外门庭整洁,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妯娌弟兄和睦友爱。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幕富贵。家富提携宗族,置义熟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粟。勤俭为本,自必丰享。忠厚传家,万能长久。 

据家谱资料考证,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是钱缪的第三十二世孙,曾任中央文史馆馆员,著有《逻辑学》《地学通论》《外国地志》《西洋历史》等书。他曾说:“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于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吧!”当代亦有众多政治家和学者出自这个家族,诸如曾任国务院副总理的钱其琛,曾任水电部长的钱正英,著名科学家钱伟长、钱三强,著名学者钱复、钱穆等。钱学森的堂侄钱永佑、钱永健也都是著名的科学家,都是美国科学院院士。钱缪的《家训》和遗嘱,为后世子孙树立了好学上进、报效国家的榜样,成为后代子孙立志处世的行为规范。钱氏家训激励着钱氏后人奋发有为,人才辈出。据统计:当代国内外仅科学院院士以上的钱氏名人就有一百多位,分布于世界五十多个国家。由此可见,族规、家训的道德教化功能对子孙后代的影响之大、之深、之久。

三、现在纂修族谱和修定家法族规应有新的理念。我在2000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中国族谱开发和利用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论文就提出,在当代纂修族谱,修订家法族规应以继承、改革、创新的精神,把族谱撰修成姓氏文化史。因为传统的伦理道德与现代的文明建设是辩证统一的。传统的家法和族规都有时代烙印,是在特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下形成。传承下来的家法族规只能是一个家族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发展。现代文明建设必须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样才能做到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山东费县蒙阳白埠孙氏1999年修订的《家教十则》就体现了这种精神(《家教十则》附后)。新修订的家法族规应体现中华文化的精华,以仁义忠孝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目标,让家法服从国法,服务于国法,家法和族规在促进现代文明建设,社会和谐建设,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乐安孙氏宗亲联谊会副会长

                       世孙联常务理事

                       山东孙子研究会常务理事

                       临沂孙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孙以欣副教授

                         2014年10月写于临沂


上一篇:孙氏借宅苏东坡
下一篇:乐于助人的枣庄市承水孙氏族人—孙法选

世界孙氏宗亲联谊总会 © 版权所有
本会常驻会址:香港中环永吉街21至27号诚兴商业大厦15楼A室    厦门办事处地址: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东路6号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