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会资料:团体会员登记表  |  个人会员登记表  |  理事、监事登记表
首页 | 总会概况 | 新闻动态 | 孙氏研究 | 寻根问祖 | 孙氏名人 | 联谊机构 | 商务互动 | 宗亲园地 | 公园内外
当前位置:首页 > 宗亲园地 > 宗亲作品 > 查看详情
宗亲园地
  宗亲作品
  联谊掠影
  宗亲交流
热点推荐
打造孙氏宗族文化
作者:孙守让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3-26 08:41:31

    说起“宗族”这个词,我总感到沉甸甸的,因为在最近几十年的历史进程中,它承载着太多的苦难和屈辱。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宗族”这个词就成了贬义词,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中,讲“宗族房头”更是大逆不道的,是违反党纪国法的。虽然人们的名字前还冠有姓氏,但是这个姓氏已经退化为一个个单纯的符号,与家庭、宗族伦理完全没有了干系。人们讲究的是阶级,芸芸众生,在城市的化为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在农村的则化为了地富反坏和贫下中农。这两个尖锐对立的阵营斗争了几十年,现在回过头来一看,这些斗争完全是无厘头的瞎胡闹,不仅浪费了大家的精力,还制造了宗族的分裂,给宗亲们造成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伤害!

其实,宗族社会的存在是有其合理性的。传统的宗族是中国最基层的社会组织,是中国传统治理方式上最具特色的一个创造。宗族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变中形成的以血缘认同为标志的文化积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在我们应该颠覆过去被颠覆的好的东西,恢复我们的被蹂躏遭遗弃的优秀文化传统,进而打造出我们的孙氏宗族文化。

什么是“文化”呢?从大的方面说,文化是人们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从小的方面来说,文化指的是人们的思想意识及其固化了的思想成果。我这里所说的文化是就小的方面而言的。一个人,一群人,一个宗族无不生活在一定的文化氛围之中。有什么样的文化传统和氛围,也就有什么样的人。我们经常说的“有什么样的家风就有什么样的子孙”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同时人又不是被动地接受文化传统和氛围的浸染,而是积极地能动地和它对话,并且促进文化的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我们孙氏宗族文化首先应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文明的成果。我们的传统文化讲究和睦,人与人之间,邻里与邻里之间要“和为贵”;人要有富于同情心,乐善好施,同情弱者,帮助他人;我们做人要相信忠厚传家久,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文化中非常好的东西。我在这里还要特别提到的是所谓“孝悌”观念,这种观念实际上是中华民族的优秀的传统文化中的很重要的内容,但是在前些年受到无情批判,惨遭无妄之灾。什么叫“孝”呢?那就是尽心奉养和服从父母;我们可以推而广之,就是要对长辈和老者要尊重、要孝顺。什么叫“悌”呢?那就是弟弟要顺从兄长;我们也可以推而广之,我们对和我们同辈的人也要尊重,要讲求和睦,关系要和谐。孔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如果我们都讲求“孝悌”,我们这个社会不就更加和谐了吗?那些鸡鸣狗盗、贪污腐化、杀人越货的事情不就越来越少了吗?要打造我们的孙氏宗族文化,我以为是离不开这些优秀的文化传统的。

其次,我们的宗族文化应该是催人奋进的,能够引领一代又一代的人努力向上的,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来说,就是应该为我们宗族提供正能量。我们应该鼓励我们的下一代一心向学,力争在学业上有所作为;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正正堂堂站立于天地之间。最近几十年来,我们孙氏宗族中出现了一批批优秀人才,这些人是我们宗族的骄傲。他们从政能够为官一任,造富一方;他们做学问,能够学有所成,业有建树;他们从商,能够做到以诚待人,以信立市。但是我们的优秀人才还不是很多。江南的钱氏是中国著名的一个宗族,历史上出现了许多优秀人才,我们耳熟能详的像钱三强、钱穆、钱钟书、钱学森等,如耀眼的星星,光耀天空。钱氏宗族之所以杰出人才如泉水喷涌,是因为他们这个家族有重教励学的传统,我们宗族应该学习和继承这种好的传统。我们每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不管这项工作是高贵的,还是低贱的,都要兢兢业业,努力向上,都要尽力去做,做好,做完满。清人曾国藩先生说,看一个家庭是否兴旺,主要有两个指标:一是看年轻人喜不喜欢读书,二是看年轻人喜不喜欢睡懒觉。这实际上也是看这个家族的年轻人有没有上进心。如果用这两条标准来衡量一个宗族是否兴旺,也是非常合适的。我以为打造孙氏宗族文化,其着眼点应该在此,其落脚点也应该在此。

再次,我们的宗族文化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具有远大眼光的。对于传统的道德文化,我们今天的人当然不能照搬照套,而应该在这种文化传统当中注入当代的文化元素,使之与时代合拍。这是因为文化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发展而发展的,呆滞的一成不变的文化是不可能有生命力的。我们的宗族所处的界牌(旧称“黄家堡”)处在洪湖与长江之间的一个狭长的冲积平原上,东边是长江,西边是洪湖,两个水域限制了我们的行动的范围,同时也限制了我们的视野,逼仄了我们的心胸。因此我们的文化在很长的时间内,在很大程度上是保守的,停滞不前的。表现出来的特征是,狭隘、短视,没有大的心胸和气魄。现在我们的身边不仅有了正在修建的高速公路,更有了和外界联系的信息高速公路——手机、互联网,我们的眼光更为犀利,视野更为开阔了,我们能够很轻松地站在时代的高度俯视我们的家园,我们的宗族。我们所打造的孙氏宗族文化也就有了和时代,和世界接轨的可能,也就是说应该让我们的宗族和宗族文化与世界同步,与时代同行!

宗族文化是全体宗族的男女老少集体创造的,但是从历史上看,乡绅在宗族文化的形成和不断积淀、发展的过程中所作出的贡献是非常大的。解放以前,国家对县以下民众的治理是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历史上每个时代的乡绅,不管是朝廷命官,还是地方名流,最终都是要回归宗族的,所以作为新的观念和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者的乡绅,他们给宗族源源不断地带来一股股清新之风,和宗亲们一起创造和提升属于本宗族的宗族文化。现在我们这个时代乡绅被消灭了,城乡二元结构阻隔了城乡两个不同场域的同宗同族的人们的交往,处于上层的宗亲怕降低自己的生活品位而不愿回归乡里,处在下层的宗亲碍于自己的身份也不愿高攀,所以双方交往很少,交流受阻。现代的没有乡绅身份的“乡绅”们没有起到过去的乡绅所起到的作用,以至于我们的宗族文化现在还处于自然的散乱的状态之中,没有总结归纳,更没有获得提升的机缘。这当然不是双方的过错,而是时代的大环境所造成的,我们无力改变这种现状。但是打破这种僵局,化解双方的隔膜,进而打造既体现普世的价值又有本宗族的特色的孙氏宗族文化,却是可以可以期待的。因为对于未来,我们可以而且能够把握,我相信。


上一篇:孙思邈庙碑新考
下一篇:发挥余热 无私奉献

世界孙氏宗亲联谊总会 © 版权所有
本会常驻会址:香港中环永吉街21至27号诚兴商业大厦15楼A室    厦门办事处地址: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东路6号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