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会资料:团体会员登记表  |  个人会员登记表  |  理事、监事登记表
首页 | 总会概况 | 新闻动态 | 孙氏研究 | 寻根问祖 | 孙氏名人 | 联谊机构 | 商务互动 | 宗亲园地 | 公园内外
当前位置:首页 > 孙氏研究 > 查看详情
孙氏研究
  宗谱研究
  孙氏溯源
  研谱修谱
  孙氏古迹
  孙子兵法
热点推荐
泉州孙氏家庙百年传承 书香不断凝聚血脉
作者:       来源:泉州晚报       发布时间:2014-09-14 11:18:46

    “东海表大儒,诗礼名家,旧望曾推唐谱牒;南朝崇硕辅,弟昆报国,新封犹溯宋衣冠”,“缅当年,分晋分惠分永,派衍秩宗,惟是清慎勤厚德;看此日,芹香桂香杏香,花生蕊榜,已占解会状先声”。这是镌刻在张坂镇玉塘村孙氏家庙里的楹联,它记录了玉塘孙氏宗族的年代久远,人才辈出与人文昌盛。

    孙氏家庙位于张坂镇玉塘村,周边均为民居。家庙始建于明正统六年(1441年),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重修,1992年大修,同年被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北朝南,由门厅、天井、两廊和祀厅组成,建筑面积300平方米。家庙整体尚保留明代构造规制,祀厅面阔、进深各三间,抬梁穿斗混合结构,硬山式屋顶,燕尾脊屋面装饰,屋脊尾端饰有褐色龙吻。外墙以瓦片镶嵌块石砌筑,红白镶嵌,形成一种非常特别的视觉效果,俗称“出砖入石”,是闽南古民居建筑的一种特色。大门上方蓝底金字的“孙氏家庙”匾额,笔法遒劲。大门两旁石鼓,正面为“鹿竹牡丹”浮雕,上面有黑白条纹斜穿而过,俗称“黑白蛇”,是外地裔孙寻根谒祖的重要依据之一。家庙外为土埕,保留了不少科举旗杆。玉塘文物管理委员会主任孙礼维说:“孙氏家庙外原有科举旗杆50多副,不过可惜的是,保留下来的只有20多副了。这些旗杆昭示了我们孙氏宗族的科第人文昌盛,是名门望族的象征。”

  玉塘孙氏历史上曾是名门望族,历代以来出了不少的名人。走进“孙氏家庙”,祠厅檐下及墙壁高悬着“忠臣”、“名宦”、“乡贤”、“孝子”、“进士”、“优元”、“解元”、“举人”、“文魁”等科举牌匾五十多方。据长期研究玉塘村历史文化的玉塘文物管理委员会秘书长孙怀伟介绍,家庙内还供奉着63位祠贤牌位,在这些祠贤中,载入谱史、县志的有孙嘉安、孙有敷、孙幼孜、孙衍,而载入《福建通志》和《清史稿》的有我国清代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和音韵学家孙经世。

  埔塘孙氏的开基祖孙嘉安为宋理宗礼部左侍郎,诰封通奉大夫,赐谥恭肃。孙嘉安为人洒脱,胸怀大志,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他在朝为官时,十分注意自己的名誉与节操,做事情遵循国家的法则,很有大臣的风度 。“岁祀昊天上帝与尚书迭为亚献,祭大社大稷神州地祗迭为初献”,埔塘孙氏祖辈相传,宋朝灭亡后,孙嘉安于宋祥兴元年(1278年)护送宋帝昺南下途中因病家居。为弘扬民族气节,鞭策后人爱族报国,教诲后辈积极向上,孙嘉安将宋代朝廷三祭三献的宫廷祭祖仪式用于宗祠春冬两祭,尔后经孙氏后人代代传承,历千年而不衰。

  除了祭祀习俗,家庙还保留有一些规训乡约。孙怀伟说:“在孙氏宗族还流传着一些诸如‘赤心报国,勿臣异姓’、‘严立乡约,熏地善良’、‘渐渍身教,竟为仁里’、‘晋主凡例,励志向学’的规训乡约,这些规训乡约是我们孙氏祖先留给我们族人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维系海内外孙氏族人血脉亲情、加强海外乡亲同祖国联系的精神纽带。”

  在祀厅内,记者看到一张“孙氏乐安衍派埔塘分派简图”,上面详细说明了从埔塘分支出去的孙氏族裔分布情况。孙怀伟向记者介绍,玉塘孙氏人口众多,分衍于晋江、惠安、仙游、永春等地,另外移居东南亚、美洲各国的孙氏族人也有上千人。每年,从埔塘开支出去的孙氏宗亲都会派人回家庙参加冬祭活动,大家在家庙里欢聚畅谈,联络感情,增进孙氏族亲友谊。孙氏家庙成为国内外孙氏族人团结族众,弘扬祖德、凝聚人心的重要场所。


上一篇:贵州清朝孙氏古墓招认
下一篇:集美孙厝与安溪泰湖岩寺渊源

世界孙氏宗亲联谊总会 © 版权所有
本会常驻会址:香港中环永吉街21至27号诚兴商业大厦15楼A室    厦门办事处地址: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东路6号五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