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安溪县长坑乡田中村西北3公里处,有一座寺庙,名叫泰湖岩。寺里供奉的真异大师,就是古代同安,当今集美孙厝人孙应。
泰湖岩位于长坑乡百丈山主峰大象山,坐西南朝东北,左右为龟蛇二山,面对十八峰,名为十八罗汉朝观音,风水宝地,气势非凡。进入山门约一公里,就来到泰湖岩脚下。首先看到的是浮杉池、接着是放生池、群魔洞、地藏阁,最高处左右并列着观音殿、祖师庙。庙宇依山而建,远观群山如大海波澜起伏,视野十分广阔。
据《同安县志》载,南宋庆元2年,即公元1196年,孙应出生于同安仁德里十二都孙厝,他自幼聪颖并具慧眼,长大后立志修行,30多岁时出家,法号道源。而据《安溪县志》记载,道源祖师在长坑拜师修行,道源是他的法号。孙应在泰湖岩苦心修行数十年,时常为周边百姓看病,并且为人指点迷津,被人称为“神僧”。享年97岁升化后,后人称惠应大师、孙应祖师,后来又被皇帝封为真异大师。
孙应祖师升化后,安溪人感念他的功德,建寺庙奉祀。700多年来,几度兴废。(19)90年代中期,旅居新加坡华侨孙天宝,回集美探亲并前往安溪寻觅惠应大师踪迹,几乎废墟一堆,很是痛心,他觉得应为家乡先人做个功德。
山路崎岖,建庙得先修路。孙天宝先是带领孙厝一些老人去长坑乡考察,并拿出20万元作启动资金,不足部分,由孙厝的居民自愿捐资。重修泰湖岩,孙厝老人协会做了很多工作,孙厝人积极响应,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与此同时,安溪人也捐资上百万,用于修筑水泥路。庙宇于1996年重建,至1999年,一期工程告竣。包括二期工程,集资200多万。
重修后的泰湖岩,庙宇溢彩流光金碧辉煌,蔚为壮观。
庙宇后面,有三个骨灰塔,造型古朴,最高的2.16米,是泰湖岩第一代和尚的骨灰塔,单独一塔;第二次修建泰湖岩,又建了一个骨灰塔,第三次重建,也建了一个骨灰塔,总共三个,塔内藏有许多佛舍利,先后近千年。这一次是第四次重修。重修后,泰湖岩原有遗存文物,如高3米多的六角石柱四支,高1.1米的“祝圣放生池”碑刻、宋代石狮、石猴等,都得到很好的利用和保护。
如今,孙厝云龙岩,杏林高浦西龙岩,都在奉祀惠应大师。
据集美孙厝《乐安堂孙厝孙氏族谱》记载,真异大师升化后,香火返回出生地,在家乡设分灵,并随着闽南人漂洋过海,将香火带到金门、台湾以及南洋一带。由于云龙岩建造年代久远,庙宇破旧,曾两次重修。一是1927年,由陈嘉庚个人捐资修葺;二是侨居新加坡乡贤孙炳炎等人集资,于1956年委托陈嘉庚重修。目前孙厝云龙岩还保留着不少珍贵文物,其中门埕外的老旧石阶,山门两旁的古狮子、以及庙内的龙柱,都散发着浓浓的历史气息。如今,每年五月初十孙应诞辰日和九月初七升化日,各地仍有“挂香”等纪念活动,足见孙应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
【附记】泰湖岩有一座浮杉池,如今池中还有一根木头。据安溪地方志记载,惠应大师晚年准备修建寺庙。因为没有木料,只好去化缘。刚好有个财主,遍山好木料,但他不肯给,说是如果没有树尖的,就送给你。惠应说好。于是就作法,呼来一阵狂风,把大多树尖刮断,然后派人砍伐,再通过这个水池浮起来,用于修建庙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