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会资料:团体会员登记表  |  个人会员登记表  |  理事、监事登记表
首页 | 总会概况 | 新闻动态 | 孙氏研究 | 寻根问祖 | 孙氏名人 | 联谊机构 | 商务互动 | 宗亲园地 | 公园内外
当前位置:首页 > 孙氏研究 > 查看详情
孙氏研究
  宗谱研究
  孙氏溯源
  研谱修谱
  孙氏古迹
  孙子兵法
热点推荐
续编孙氏族谱序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4-03-06 16:25:18
    综观台湾各大姓氏族谱,有以祭祀公会派下员做为谱系,有以宗亲会会员为谱系,而以西元一九七一年,由孙氏族亲孙海宗长等十二人所发起,国父孙中山哲嗣孙科院长校正,台湾省各姓渊源研究学会理事长林添福主编的《乐安孙氏族谱》最为充实。
    究其原因,乃孙氏族亲宗长们的热心提供资料,大力赞助经费,国父哲嗣的号召力,资料取得较易,加上主编林添福颇具草根性,跑遍大江南北,连络族亲访谈,收集资料,备极辛劳的成果。惟一九四九年,国共分裂,台湾宣布戒严,两岸几无往来,宗亲资讯未能交流。
    一九七一年版台湾孙氏族谱,引用新唐书记载,多数仍认,孙氏来自山西太原,卫康叔八世孙之后。但两岸族亲资讯交流,根据二00九年版厦门续编《乐安堂孙厝孙氏族谱》、《古今姓氏辨证》、《国父家世源流考》、《孙立人将军侧记》等所述,已多数认为孙氏来自山东乐安。系舜帝之后。   
    先祖扫松公,好学名儒,北宋赵匡胤时代(九六二年)全省会试第一名,擢解元。生五子一女,家族浩大,人丁旺盛,时达五千多人。本宗颜公(柳塘房)排行第五。传至第二十五世恩森公与恩仕公,于清乾隆年间渡海来台,在台湾诸罗山,即现在嘉义县溪口乡游西村潭肚寮开基建业,世代务农。
    渡海来台的孙氏始祖,最早的是清初康熙十四年(西元一六七五年),几与台湾的开发同时,先祖孙明山由广东至北部的新竹新埔,之后几年,孙贤生由福建到南部云嘉地区开基建业。第二批孙氏祖先来台较多,是在乾隆、道光年间,分布在嘉义县、云林县、台南县、高雄市、台北市、台北县、新竹县及苗栗县等地居住。第三批则是民国三十八年大迁徙,随国民政府来台的大陆各省孙氏宗亲。
    诸罗轶事多,明末清初,郑成功由台南进攻,收复并治理台湾,清初康熙设一府二县(诸罗、凤山),原来建设台湾及古诸罗大都是孙姓祖先。现代社会已多元化。在台湾的故事,基于汉高祖刘邦起于市井,行行出状元,凡对台湾社会有成就,有重大贡献的宗亲,知者予以传述,以为后代学习楷模。
    一九七一年版族谱编者特别注明,嘉义县同安后代恩仕公房,历代务农,对族谱认知不足,访谈困难,致资料不全。由于云嘉孙氏族谱资料属困难地区,为此,特别感谢世界孙氏宗亲联谊总会长孙吉龙的关心、鼓励,促使两岸族亲密切交流,资讯更为充实,以及台湾广播公司中兴电台台长孙正明大力支持续修族谱,使谱早日完成。
    先祖由黄河流域,历经兵荒马乱,南迁闽南,之后又渡越台湾海峡,飘洋过海,历史久远,以致族谱失修,幸赖林添福先生早期致力于孙氏源流之研究,奔访全台各地宗亲,搜集资料,编著在台三百年首本全台<孙氏族谱>。尤其台湾早期农业社会,民风保守,对族谱认知有限,资料搜集不易,为此,特向林先生表示由衷谢意。
    编谱事繁责重,但为慎终追远,承先启后,且各大姓氏谱牒专家咸认:写谱知道的就写,不知道的留给后代补充,不要因为不知道就不写,这会造成中断,使后代更无法补实。不过,历史记述,难免疏误,仍请宗长们指正。
 
公元二0一四甲午年元月
孙义村 谨记
 

上一篇:界牌续修宗谱序
下一篇:《孙子兵法》在国外,立国强军威力无穷;在故里,急起学用超越时空

世界孙氏宗亲联谊总会 © 版权所有
本会常驻会址:香港中环永吉街21至27号诚兴商业大厦15楼A室    厦门办事处地址:厦门市集美区乐安东路6号五楼